一、順應地理紋理發展走向
就地區性整體發展環境而言,順應後龍溪流域面向大海之「鯉
躍龍門」式既有地理紋路,主發展核心區亦規劃採帶狀軸帶佈設,串
接後龍、苗栗之現有都市發展的脈絡。
二、營造藍綠軸帶穿流之生態意象
利用北勢溪之自然溪流紋理、周邊灌溉水路與綠地開放空間,
構築一條串聯、穿流的藍綠生態廊道,除提供生物棲息、人文休憩的
多樣環境空間外,沿溪岸兩側佈設車站專用區、產專區及體育場、鄰
里核心,營造為親水的生態城鎮風貌,遠程更可與後龍溪整體休憩發展結合。
三、建立地區交通門戶意象
利用高鐵、台鐵車站的核心性並配合產專區的活動,強化特定
區之入口門戶意象及活動節點。
四、塑造發展核心地標風貌
針對核心區地標建築物之區位、建築量體強度、色彩等管制,
塑造主次發展核心不同地景風貌。
|